【2022】宁海县大佳何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丨申屠基康海水养殖工作室

2024-10-30

图片1.png

一、领衔人专业特长与优势分析

申屠基康,推广研究员,浙江海洋大学硕士生校外导师,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第二届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专家,宁波市农业技术首席专家(贝类),宁波市贝藻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负责人。先后承担了河蟹、对虾、泥蚶、大黄鱼等水产苗种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渔业增养殖水域环境监测、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海洋牧场建设和新型养殖技术研发、推广工作,现主要从事水产健康养殖、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水质调控、水产饲料与营养研究。

图片2.png

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星火、省市等各类科技项目16项,参与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3项,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和新型专利6件,主持与参与编制宁波市地方标准5项。

本着服务现代渔业产业、提升渔民培训工作质量,提高海水养殖科技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2019年1月,学校联合宁海县佳远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了以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申屠基康为首席导师的海水养殖工作室,并在高湖塘养殖基地投资三十余万元,建设单门独户的五间平房,供专家办公、实验用,围绕海水围塘综合生态养殖、海水池塘跑道式循环水接力生态养殖、三疣梭子蟹防残高产绿色养殖等创新性海水养殖试验,边经营示范,边培训推广,进一步拓展当地的养殖领域,实现地方产业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良好效果。

二、工作室建设目标

1.建设总目标

 按照工作室建设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整体改革,促进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实验、实训设施现代化建设,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海洋专业技术人员,打造市内一流的培训品牌专业,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专业及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图片3.png 

2.具体建设目标

2.1培育一支海水养殖培训师资队伍,提高成员培训和科研能力。把工作室成员培育成精通海水养殖各个环节的管理骨干,能为县域其他乡镇街道组织海水养殖全环节培训。

2.2协助学校开展水产养殖新模式、新品种的培训、推广、指导等工作,培育地方爱养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海水养殖经营主体,助力地方渔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2.3协助学校打造海水养殖特色培训品牌,提升学校办学知名度。

三、工作室建设内容与活动安排

1.建设海水养殖专业平台。建成大佳何“渔人”人才课堂、农残检测室、农产品电商平台实操室。

2.完善工作室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

3.促进工作室成员能力提升。提升工作室领衔人、成员教师在学科领域和行业中知名度,打造复合型的农村成教带头人;安排工作室相关成员每年参加一次专业学习机会,提供多种渠道培养与提升;聘请多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参与工作室专业教学的研究和辅导学员技能大赛。

4.加强总结提炼课题研究。在运行实践过程中注重资料积累,及时总结提炼,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力争总结提炼出一个模式,为海水养殖培训与工作室建设、人才梯队培养提供借鉴。

图片4.png

四、工作室主要任务、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

1.主要任务:提升师资与学员的专技能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息息相关,也关系到行业对能人工作室教学水平的认可程度。重点培养成员的技术创新和行业引领能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创新创业人才,助力区域乡村振兴。

2.研究方向:通过工作室建设实践,培育一批海水养殖能手,实现当地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奔向共同富裕。

3.研究课题:开展《虾蟹贝高效接力碳汇养殖模式创新与示范》课题研究,并申报宁海县科技局科技类项目2022年农业产业化类建设项目。

五、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目标、个人任务与培养措施

1.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目标

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其他的社会人才培训的培养模式,其更侧重于高技能方面的培养。在培养目标、计划、内容和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因行业的特殊性,与其他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在科学性和规范性上还有一定的区别。

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目标要坚持以“实学、实用、实战”为培训原则,紧紧围绕海水养殖技术创新、培训、推广等开展工作,特别注重实践实操方面的研修,以保证“能人工作室”人员过硬的技能素养。

2.工作室个人任务与培养措施

2.1领衔人

任务:负责工作室成员业务能力提升。

培养措施:进一步提升工作室成员在学科领域和行业中知名度。进一步推进专业教师的团队发展,为打造复合型农村成教教师队伍添砖加瓦。

2.2其他成员

任务:负责能人工作室与培训平台管理、海水养殖专业课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养殖人员培训等工作。

培养措施:采取“理实一体”的方法,每位工作室成员全环节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技术创新、培训、推广等各个环节。

六、工作室制度建设与分工

1.制度

1.1会议制度

(1)每半年(3月与9月初)至少召开一次工作室成员会议,讨论 “工作室”半年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

(2)每半年(6月底与12月底)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安排半年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经验、探讨存在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年至少安排两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难点。

1.2学习制度

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另就某一研究方向的主题每2月定期集中学习一次,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每期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地学习。

1.3工作制度

签订协议:导师工作室领衔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导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导师职责:

(1)制定“导师工作室方案”。

(2)确定工作室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3)制定工作室成员培养考核方案,负责对成员的评估考核。

(4)帮助成员制定个人两年发展计划并督促实施完成。

(5)完成教育局安排的教育培训和科研培训任务。

(6)县域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开设公开课、培训讲座每年2次以上。

(7)发表市级及以上刊物论文1篇以上。

(8)组织工作室开展各类培训和研究活动。

(9)及时总结,撰写好工作报告。

成员职责:

(1)制定两年个人成长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

(2)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完成培训、上课、论文等量化要求。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定期建立“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一次。将研讨成果发在工作室网站上。

(4)做好个人专业成长记录,及时撰写阶段性发展总结。

交流管理:

(1)工作室通过工作群及时发布工作室工作动态、工作室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工作总结等。

(2)对外开通评论、留言等服务,建立微信群、电子邮箱等互通信息,成员间积极交流、分享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互相学习,以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1.4考核制度

工作室领衔人由学校成人学校邀请县教育局联合考核。

工作室成员由领衔人会同县教育局邀请的专家进行考核,主要对成员师德规范、自学情况、参与培训情况、参与工作室活动情况、随笔论文撰写情况、开设研究课、专题讲座、学术论坛、个人计划达成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导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1.5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研究资料、培训记录、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录像等资料均一式两份,及时收集、归档,归档工作由主持人与工作室成员共同完成。

2.分工

领衔人申屠基康负责统筹协调工作室工作。

成员郑志肖、王琦爱协助负责技术创新试验、农民培训工作。

成员储功省负责对接政府、省市县各级海水养殖研究机构联系工作。

成员徐飞兵、章苏娣负责培训方案制定、课程管理授课和师资团队管理、课题撰写等工作。

成员柴幸负责财务和档案管理等后勤保障。

成员邬竺成负责微课程等数字化教材开发及外宣工作。

成员赖伟表协助工作室开展技术创新试验及推广工作。

七、工作室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在学校组织牵头下,成立了由镇政府、佳远养殖公司、水产合作社等单位领导组成的海水养殖专家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成校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能人工作室的创建工作。

2.后勤保障:学校将为能人工作室重新设计布置,购买相关设施设备等。

3.经费保障:学校将每年划拨专项经费,作为工作室的创建专项经费。本工作室建设经费由宁海县佳远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主要用于工作室的场地及设备购置,培训、科研工作经费由学校负责提供,主要用于外出培训及教研、考察、学术交流活动、校本教材开发、专家顾问指导、教师授课等的开支。工作室经费严格按规定的经费用途有计划支出。工作室一个工作周期结束后,工作室负责人要报送经费使用结果清单,由工作室创建领导小组定期进行审计。

4.师资保障:学校聘请省市县三级水产研究机构的专家亲自到校授课,并协助学校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宣传报道、课题研究由成校教师牵头。

八、工作开展情况

1.南美白对虾病原检测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现状不容乐观,不断出现的病害严重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工作室专家认真听取湖塘养殖户的意见建议,提出开展南美白对虾虾苗病原检测工作的建议,将虾苗送至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横码基地开展常规病原检测,保证养殖户拿到不携带上述病原的虾苗,为当年的养殖成功打下坚实基础。这一做法也在随后的养殖过程中,得到了养殖户的广泛认可,并在县水产推广站的支持下,作为先进经验在宁海县范围内推广,全县育苗场都在县水产推广站开展了相应的检测工作。2019年,共引进七个品牌南美白对虾种苗,分拣218 个批次,检测苗种总数为29、1亿尾,其中检出不合格十批次,占总量的5%左右;2020年,全县引进十一个品牌种苗,总量为40、9亿尾,分拣数为283批次,检出不合格种苗15批次,总量为1、4亿尾,占总量的5、2%左右;2021年,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检测286批次,检测苗数28.83亿尾,不合格苗种9792万尾,占总苗量的3.4%左右。正是因为在苗种阶段把好了第一关,我镇养殖户平均每亩对虾产量达到了350—450斤/亩,比全县平均产量高出了50—80斤/亩,真正为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助推了宁海南美白对虾的产业发展。

2.开展养殖技术交流与培训

本工作室在积极开展养殖技术研究之余,还协助学校组织开展养殖技术交流与培训,努力提高我镇广大海水养殖户的养殖理念和养殖水平。秉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将请过来讲课与走出去看世界相结合、开展专题讲座、全程跟踪服务,不断提高本地和周边乡镇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广泛开展养殖技术交流与培训,助力我县海水养殖业发展。

2019年,在工作室指导下,学校联合当地佳远公司开设“渔人学堂”,以建微信群专家组线上指导、拉家常渔民线下交流的方式,实现自我提升。这一模式下,“云上会诊”“远程指导”成为可能,实现了智库人才与实际应用的完美衔接,达到了全程跟踪服务的效果;2019年9月,为加快先进技术和模式推广力度,提高渔业科技入户率,加强渔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公司联合宁波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宁海县大佳何镇举办了渔业主推技术、主推模式培训班;2020年1月,工作站专家组成员围绕“生态环保理念下的新型养殖模式”这一主题为大佳何及周边养殖户开展养殖技术培训,转变他们的传统养殖观念;2021年4月,海水池塘多模式养殖技术培训班在大佳何成校正式开班,开展了池塘健康养殖理念与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等方面作了专题讲座。近三年来,累计组织开展海水养殖技术培训10多期,培训人数达500多人次。

2019年2月,全县各乡镇街道的九十余位海水养殖科技示范户远赴位于温州的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永兴繁殖与养殖基地,学习海水养殖苗种繁殖培育和贝类养殖技术;2019年11月29日—12月2日,大佳何成校组织公司海水养殖户走进省海洋水产所理论培训、赴舟山水产研究所科研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基地的工作人员讲解海水养殖、苗种繁育、清塘杀菌、水质调控等方面先进技术和特色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

3.科技创新养殖模式

有了专家团队的支持,许多养殖户开始大胆试验,小心求证,积极开展新的养殖对象和养殖模式的探索。

3.12019年11月,学校联合佳远公司申报《海水池塘跑道式循环水接力生态养殖模式创新与示范》项目。

3.22020年又开始日本囊对虾两茬养殖试验,《日本对虾二茬分级养殖模式试验与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宁海县科技局科技助农项目。一位养殖户赖小伟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第一茬日本对虾养殖已经获得初步成功,每亩产量达到了60斤,效益比传统模式提高了近1倍。

3.32021年申报的三疣梭子蟹防残高产绿色养殖技术入选宁波市公益类科技示范项目,省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所长许文军亲自前来指导防残装置的设置与池塘改造。

3.42022年,为解决“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突出问题,实现一种饵料多种产出,达到节能减排、养殖潜能提升、碳汇渔业创新示范的目标,学校又创新性提出“虾蟹贝高效接力碳汇”养殖模式,并申报了县科技局科技项目。

九、工作成效

在专家工作组的悉心指导下,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大佳何镇乃至全县的海水养殖、农民科教、渔民培训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图片5.png 

2019年6月,课题《基地+培训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实践与研究》获市实验项目科研成果一等奖;2019年6月5日,海水循环水养殖基地作为宁海县水污染防治样板接受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康一行的检查;2019年11月,佳远养殖公司出面申报的高湖塘养殖场成功创建省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019年镇属池塘重新招租投标,中标价每亩均5100元,高出2016年(均价2900)均价2200元。2020年,大佳何“渔人学堂”被评为省、市二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21年2月,由专家组成员陈琛高工承担的宁波市科技局项目《海水池塘跑道式循环水接力生态养殖模式创新与示范》顺利通过验收,该模式在提高鱼类养殖密度和品质的同时,也实现了尾水零排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图片6.png 

2022年,在申屠基康首席专家的引导下,全体工作室成员按既定目标和任务持续开展各项工作,做好梭子蟹防残技术和日本囊对虾二级分茬养殖等技术培训和推广,并在尾水处理、大佳何对虾地理标志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助推大佳何镇水产养殖业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