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余姚市黄家埠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丨田园老年学堂

2024-10-30

余姚市黄家埠镇位于宁波市西北部,西与绍兴地区接壤,北濒杭州湾。近年来,黄家埠镇积极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老年教育健康发展,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然该镇地处偏远,老年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多数老年人还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之一,虽有“乡村百姓讲坛”等知名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但许多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村老人还是很难找到契合自己的终身学习项目。为了让社区老人积极参与到全民终身教育体系,黄家埠成校积极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推出“田园老年学堂”项目。成校在全镇10个行政村循环开展农技知识培训,看到许多农村老年人对田园知识充满学习兴趣,激发了成校探索“田园式”老年教育的热情。经过几年的规划与准备,2019年始,黄家埠成校租用了圣果农场的蔬菜种植基地,聘请农技专家,成立果蔬实验班,对周边老年居民开展田园式老年教育,把知识教育与实践操作有机融合,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田间地头。

一、创建背景

1.老年教育在农村的需求越来越大

农村老年人基数与人口比例不断提高,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我镇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30%以上,属于重度老龄化,重视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扩大老年教育规模,创新老年教育形式势在必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随之提升,包括衣食住行全方位、生活娱乐沟通交流全过程,适宜的老年教育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青睐。

2.老年教育在农村需要改革创新

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发展至今仍滞后于老年教育的实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示范、引领不足。基层老年教育在蓬勃发展中呈现出许多优秀的经验做法和教科研实践探索,总体来说仍处于实践到理论的初级推进阶段。如何寻求一种适合农村老年人实际、适切老年教育工程要求的老年教育组织形式?三年来,我们经过论文、课题、实验项目等系列教科研探究,“田园老年学堂”是一种接地气、扬优势、提效益、促务实的农村老年教育组织形式。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在务实中创新,田园老年学堂必将产出更多更好的综合效益。

3.学校在农村老年教育方面有探索优势

自推出“田园老年学堂”项目以来,周边老年居民,特别是基地所在的韩夏社区,对这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充满了学习热情。黄家埠成校一方面积极开展蔬菜种植新技术、果树培育、花卉种植与养护、水稻栽培、庭院综合利用等学习教育活动,并开辟村级课堂进行教育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员进行实践操作,不但在租用的果蔬实践基地里实践,更把自家农田、庭院,周边自留地等作为拓展训练基地,同时,把占地两百多亩的圣果农场作为田园老年学堂体验基地,有效带动全镇老年居民共同参与到这项新鲜的终身学习项目中来。

二、“田园老年学堂”的主要做法

1.深入挖掘人力资源,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图片9.png

1.1完善组织机构。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学校、村委、基地各方联动,学校成立了由市教育局为主导、乡镇协助、成校负责、社区(村)干部配合的“网格化”终身教育领导小组。学校指定专人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将人员管理、教学管理、资源管理、培训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整合,细化了农村终身教育分工,落实农村终身教育责任,提升农村终身教育效能,构建了覆盖乡镇、涵盖老年群体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农村老年教育格局,并开展常态化管理工作。

1.2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了一支能够适应项目开发、项目组织、项目执行、项目推广的,高效务实的管理团队;积极联系余姚市农技推广总站、各级各类农学专家、本地农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农场主等“土专家”,以及老年学员资源等,充分利用这些人才资源,形成一支专业知识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并在区域内挖掘一定数量、乐于奉献的志愿者队伍,协同开展田园老年学堂培育与建设工作。

2.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助力推动项目建设。

学校积极开展省市两级项目实验和宁波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2019年,《乡村田园式老年教育的实验》在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立项,同时又作为宁波市重点实验项目立项,通过两年的项目实验,最终在省级验收通过,在宁波市级被评为实验项目三等奖;学校积极开展田园老年学堂相关项目的课题研修,课题《田园式乡村老年教育的实践研究》2019年在宁波立项,2020年结题并获得宁波市二等奖,课题《校村联动助推“美丽庭院”建设的实践研究》2021年在宁波市级立项;教师积极开展论文,有三篇田园老年教育论文在宁波市级获奖;学校积极开展教材研发,设计编辑校本教材《庭院绿化与养护技术》。这些田园式老年教育的研究成果,学校积极实践,运用于田园老年学堂建设。

3.不断拓展教学内容,积极开发课程体系。

3.1构建适合农村的田园老年课程体系。成校结合本镇农业发展实际,以田园果蔬基地为起点,形成田园果蔬种植技术、田园果蔬种植与健康养生、田园果蔬种植与生活休闲等农村田园老年系列课程。

图片10.png

3.2探索适合农村的田园老年课堂形态。为推进田园老年系列课程的实施,组建田园果蔬班,对学员开展蔬菜种植技术与水果栽培技术的田园老年教育,在“果蔬课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开展了“葡萄课堂”“水稻课堂”“花卉课堂”“梨课堂”“庭院课堂”“田园风光摄影课堂”“田园健康养生课堂”等等,形成了日益丰富的田园老年教育课堂形态。

4.契合农村老年需求,积极创新教育模式。

成校根据农村老年文化程度低,劳动能力强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三类教育学习模式:

4.1实施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既学习各类田园课程,又结合各种田园实践;既利用室内课堂开展系统的教育教学,又利用田园课堂(基地、自留地、庭院)开展现场教学和劳动实践。果蔬班学员一边学习各类时令常用蔬菜、田间水果的种植技术,一边在基地开展生产实践,在蔬菜大棚使劲“折腾”,并把学习成果孵化在自家田地里,完成家庭作业,产生经济效益。

图片11.png 

4.2实施集中授课与分散参与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既有学校集体组织的现场示范教学,开展集中授课,又有个体自我参与劳动的安排,根据个体特点与爱好,开展相关项目的体验。既运用镇内基地开展教育培训,搭建学员学习交流平台,又组织开展外出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田园学堂的学员们都有相应的必修课,也允许他们根据自身需求与爱好到其他课堂串班,特别是蜜梨与阳光玫瑰的现场教学和考察体验课,深受学员欢迎。

4.3实施互帮互学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的学习激励。学校会根据老年人兴趣爱好与就近原则,组成互帮互学的种植小组、健康养生小组、人文艺术小组等,提高老年人田园学习的积极性;学校重视老年人田园各类课堂学习成果的展示,激发老年人田园课堂的学习兴趣。种植小组相互交流种植技术,互赠“产品”,分享果实;健康养生小组相互交流养生经验,探讨田园养老的方式,形成积极养老的理念;人文艺术小组相互研讨庭园的布置艺术,探讨田园风光摄影技巧,提高自身的艺术品位。

5.落实各类保障措施,助推品牌效益增大。

5.1加强组织保障。镇社区教育中心成立“田园老年学堂”品牌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聘请镇教育系统主管领导任顾问,镇社区教育中心主任任组长,镇农技员、各村社区教育专职干部、成校教师任组员,统筹协调,开展项目建设。

5.2.加强经费保障。学校通过镇财政投入、学校自筹、村级投入三种途径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近三年来,共投入资金六万七千余元,用于基地租赁、农资投入、外出学习、专家聘请、实验项目开发、课题研修、村级课堂建设等等。

5.3加强制度保障。成校明确田园老年学堂领导小组人员职责分工,设立田园老年学堂各类教育管理制度、村级社区联络员职责、优秀学员评比制度等等。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微信截图_20241030144026.png

5.4加强宣传保障。学校重视项目宣传推广,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向社会宣传项目建设意义、进展和成效,先后在省市多家网站宣传报道田园老年学堂的建设成果,在《现代金报》和《宁波成人教育》交流发表办学经验,同时积极利用学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

三、举办“田园老年学堂”的实践成效

1.构建“三三”模式,创新了乡镇老年教育的运行机制

1.1构建“三联”机制,夯实了办学基础。社村联动,落实了实践基地;社办联动,获得了信息支持;社基联动,获得了技术支持。全镇10个行政村都积极地参与到了田园老年学堂建设中,圣果农场率先创建为田园老年学堂体验教育基地,还有三家农场与成校达成了联建协议,可以满足全镇多数行政村老年人的田园教育学习需求。

1.2探索“三全”策略,把握了教育关键。田园老年教育实现了学员全员性、内容全面性、过程全程性。田园课堂老年学员的到课率在85%以上,比其他老年课程高出20多个百分点。果蔬班有40%学员达到全勤,田园课程涉及的其他老年课程,部分学员几乎每期必到,几近全程参与。

1.3创新“三有”服务,提升了教学质量。“老有所事”:让老年学员积极参与终身学习;“老有所为”:为老年人创建了老有所为的平台;“老有所养”:为老年居民形成健康生活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搭建学习平台。到目前,全镇10个行政村有1000多位老年人参加了田园课程的学习,田园学堂给全镇老年教育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2.串联“三地”线路,突破了农村成校转型升级的瓶颈

图片13.png

办好大棚实验“基地”,提高了办学成效,现在有超过一半的田园课程可以在基地里开展教学,参与学习的老年率100%,甚至出现非学员“加塞”听课的现象;丰富教学课堂“阵地”,引领了田园生活,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吸引了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老年教育;抓实家庭实践“场地”,提升了幸福指数,70%以上的老年人在学习了田园课程之后在家里开辟了实践场地,在老年学员参与引领下,全家动员参与实践场地种植课程的也有好几户。田园式教学吸引老农民参与正规的老年教育,增强了老人的自我健康和修为,培育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老年人对果蔬功能与养生知道的了解程度更高了,多数老年人知道了果蔬分别有哪些营养价值与健康养生价值,比如果蔬与血糖的关系,能正确处理的也能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3.创新“三管”理念,塑造了“四合一”老年教育品牌模式

创新管理理念,精准管理过程,优化管理成果,是我校塑造田园老年学堂品牌的核心理念。田园老年学堂传承了习惯的生活方式,营造了舒心的宜居环境,享受了向往的田园生活,拓展了交流合作的渠道,促进了自我积极养老,塑造了“教学做享”四合一的“田园老年学堂”品牌。

图片14.png

自推出“田园老年学堂”项目以来,该项目成为黄家埠镇社区老年居民求知、求实、求乐的“大课堂”,果蔬实践基地与自家农田、庭院成为老年居民践行终身学习活动的“大舞台”,为辖区内外居民带来了新知识,为老年教育带来了新思路,为终身学习带来了新时尚。全镇参与“田园老年学堂”的人数超过了3000人次,参与群众从原有周边四村扩大到全镇十村,受益群众数量日益增多,全镇很多老年人对田园老年学堂有兴趣。邻近乡镇有些老年人,因为居住地相近,人员熟悉,也报名参加了田园学堂的学习。姚西北区域成教学习共同体8个乡镇(包括本镇),其他7个乡镇借区域共同体会议召开之际,来本校进行田园学堂办学经验与办学模式的学习交流。

四、创新之处

1.农村老年教育需要寻找农村视角

老年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具有共同性的地方,但更要关注区域的地方特色。本品牌项目,更多的关注了农村老年教育的农村特点,从“农”入手,以田园为新载体,以农村老年群体熟悉的生活、生产等为教育资源,融入新时代新知识、新内容、新方式、新技术,使得农村老年教育更贴切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农村田园老年教育为传统老年教育注入创新视角

这个品牌项目创建,通过新视角,探索农村老年群体的老年教育,使得老年教育不再是“无学可上、无课可学、无人可教”的不利状况,给老年教育提供了区域学习的样本与经验,原来,农村老年教育可以这样开展。

3.农村田园老年教育丰富了老年教育资源

这个品牌项目的建设,为老年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有效的教育资源,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更加充实,学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人人都是老年教育的学员,人人都是老年教育的资源。让农村老年群体的学习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拓宽了老年教育的视野。

五、未来展望

当然,在田园老年学堂品牌项目创建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工作中的不足:

1.基地太小,格局欠大。根据本乡镇的老年群体规模,要全面推进农村老年教育,合作基地要丰富多样,同时要考虑就近方便原则,目前,受这一限制,老年教育开展还是受到了影响。

2.传统课堂不少,创意课堂不多。受成校原有教育观念影响,以及绩效分配的限制,教师管理人员不足,设计的田园课堂,现场教学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有待提升。我们光注重教育层面,往往忽略了经济层面,其实,农村田园老年教育的种植课程、健康养生课程、艺术课程等完全可以跟研学结合起来,完全可以跟产业结合起来,完全可以跟基地做紧密型合作的老年教育关系。

这需要我们放宽眼界、增添创意、提升效益,需要我们永存不朽之心,全心全意做好田园老年学堂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