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夕阳更灿烂——前童镇老年大学标准化社区老年大学

2024-10-14

前童镇地处宁海县西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行政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现有人口2.6万,其中老年人占人口总人口的30%以上。根据《中共宁海县委办公室宁海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乡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要求,在前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17年6月经宁海县老年大学批准正式成立前童镇老年大学,学校始终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理念,结合前童居民的兴趣爱好,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活动,生动而丰富的教育内容,得到了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图片11.jpg       一、夯实基础,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1.领导重视,夯实组织建设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针对前童镇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的新趋势,前童镇拓展延伸老年大学教育工作覆盖面,将老年大学发展列入党委、政府日常工作议事日程,纳入有关领导职责范围,成立前童镇老年大学校委会,前童镇党委副书记俞丽英亲任校长,分管教育副镇长童朝锋任副校长,前童成校校长任常务副校长,镇社会事务办、财政所、文化站、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任校务委员,组建老年大学领导班子,明确老年大学由镇成校负责教学工作正常运转。

2.管理健全,夯实制度建设基础

制定并完善“老年大学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校长职责”“副校长职责”“班主任职责”“学员守则”“优秀学员评选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3.投入加强,夯实硬件建设基础

图片12.jpg      

前童镇老年大学拥有占地5.5亩、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从2018年起在县教育局、县农办、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投资七十余万元,对学校教学楼外墙面进行仿古改建,全面美化校园环境,打造具有浓郁古镇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前童镇政府落实每班补助2万,按老年人常住人口人均2元的标准下拨,纳入财政预算,为老年大学的顺利举办提供了经费保障。目前,前童镇老年大学拥有可容纳100人多媒体教室1个;配有专用机房1个,教学电脑50台以上,电脑室已完成光纤接入和多媒体设备安装;大型会议室,家政实训室等,各教室安装了投影仪、视频展台,配置了专用的教学资源服务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电子阅览室和图书资料室一应俱全;拥有供电子阅览用的电脑10台、图书3600余册。随着学校古镇旅游培训品牌项目的实施,学校又添置了民宿体验室、景区解说员实训室、民宿展厅。学校还设立了鼓亭馆、正德堂、紫竹园、农业观光园等示范培训基地。前童镇老年大学下设17个村级老年学校。

图片4.png       

此外,学校还成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立项课题《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与应用》实验基地,配置了城乡幸福大课堂等数字化学习资源,为老年大学实现教学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创新统筹,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1.优化课程设置,创新“长短结合”的教学模式 图片5.png根据老年朋友的需求,设置长期班级有《大合唱》《太极拳》《健步走》《舞蹈形体》《智能手机》《长寿养生》六个长期班级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2022年又新增短期课程等内容《老年普法》《微景观制作》《垃圾分类》《老年基础曲艺》等内容。至今,我校已开设课程11门,共有教学班长班10个,学员344人。保证了不同层次的老年朋友有较大余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学习内容。

2.规范过程管理,强化“分层报名”的管理方式

明确了各个课程的学习时间,每班每学年授课32次,课程大纲逐步清晰化。已经毕业的学员可以自由选择新的课程或者报名同课程的提高班,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这样不仅加速了学员流动,减少资源占用,还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校重视学员学习过程管理,做到课前有点名,学习有记录,成绩有评定,学籍有档案。为了促进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校坚持开展学员结业考核评优活动,根据学员的出勤、学习记录和个人学习成果展示等指标,经过自评、互评再由学校组织教师对学校的考核,评选出优秀学员,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3.强化师资队伍,满足“老有所学”的学习需求

图片6.png

学校建立和实行聘任制、评估制。目前,学校共有6名专职教师,27名兼职聘任教师,36名志愿者,作为学校老年大学教学所需,以及若干名短期兼职教师为老年大学社团、讲座指导所需。每年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为下学期聘任作为依据。在教学重心上,从单一性的注重教育上转变观念,逐步向教育与活动并重并举方向转变,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4.完善激励机制,激发“老有所乐”的学习动力

学校建立老年教育检查评比、奖惩激励机制,学年结束时开展优秀学员等评比,适时举办表彰大会,颁发奖状与奖品,造就学员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同时在优秀学员中积极推选“百姓学习”之星活动,广泛宣传老有所学活动。

三、打造品牌,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1.打造文化品牌

为了进一步践行“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真正做到“学与为”的有机结合,前童老年大学在做好平时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为老年朋友搭建展示的平台,因此在老年大学课程的基础上孵化出一些优秀的团队,例如越剧社、“昊韵和声”合唱社等等,为老年学员提供了更大的才艺、技能舞台。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韵之”旗袍社成员们参加景区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提升了社团在社会大众中的知名度,打响了前童老年大学招牌。2022年国庆旅游黄金周期间,前童老年大学“小鹿越韵”越剧社开展“老街走唱”活动,受到了县级、市级各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为古镇景区旅游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图片9.png

我校通过优秀学员带动本地区文艺积极分子的方式,形成学习、演出、服务三联动。力求把老年人才培养起来,为当地的文体事业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老年大学特色培训班的学员们搭建一个展示风采、交流学习的平台,打造了颇具前童本土特色文化品牌项目。

2.赋能非遗项目

2022年12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宁海县前童镇榜上有名。前童成校作为地方社区教育中心,培根铸魂工作任重道远,多年来致力于前童地方文化教育服务。前童镇老年大学立足古镇非遗文化基础,为了让更多的钱童人服务前童古镇的旅游业,积极地开展非遗项目整理以及非遗项目的技艺培训。

以“五匠”文化为基点,结合前童古镇目前非遗产业发展情况,通过与镇政府、旅游公司、旅游从业者、民宿主、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游客等多方联系、调查、沟通,制定相关策略,采取相应举措,助推前童非遗产业的发展。老年大学课堂将打造学、产、研一体化的校地共建新模式,通过结合古镇旅游发展、文化特色,为散落在民间的匠人们提供新思路,提升木雕、根雕、蔑制品等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巧思+巧匠”,打造一批受人热捧的伴手礼和文创产品。

同时,一直参与前童元宵行会的组织活动,并积极搜集整理有关前童元宵行会的资料,专门制作了《前童元宵行会》的微课、拍摄了《前童元宵行会》微视频,并准备与宁波电大合作申报国家级课题项目《非遗的保护》的子课题拍摄《前童元宵行会》的视频。2023年5月,中国社区学习中心(CLCs)非遗产保护传承能力提升工作坊培训班在前童成校现场教学,前童老年大学教师团队一起完善了接待方案与细节,利用2周时间制作了《非遗在前童》中英文的宣传片,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3.组织三保队伍

 图片10.png

“前童三保”村社服务队的名称概念来源于前童古镇特色食品“前童三宝”的谐音,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前童镇老年大学联合前童镇政府、前童镇派出所,着力构建保平安、保稳定、保发展的“前童三保”治理体系,该服务队主要由网格员、派出所警务人员、应急小分队、前童镇老年大学学员等各类队伍共同参与,并发动企业、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妇女志愿者、乡贤等多种力量加入群防群治队伍,设立各级“前童三保”志愿服务队。截至今年5月,团队拥有骨干成员超过100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多次,总服务时间超过10000小时。(1.辖区内发案量有效降低:3月底为同比增长500%,5月中旬为同比下降22.23%;2.公众消防、反诈等防范意识得到有效普及,未发生一例消防事故;3.景区游客投诉率为0,维护前童良好社会风气)

4.助力乡村振兴

前童老年大学依托小镇独特的旅游资源,通过深入调研、摸底排查,针对不同层次的民宿人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民宿企业贴身帮扶,开展“个性差异”的培训活动。在此过程中,搭建了“童宿同盟”协同平台,抱团发展,解解决了民宿企业单兵作战的问题;推进了“培创结合”办学模式,产教融合,解决了社区教育产教分离的问题;制订了“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运行,解决了民宿企业规范不够的问题。打造了一个乡村民宿集群,做靓古镇民宿特色。学校共进行了7270人次民宿培训,培育了42家民宿企业,打造了全大市最大的民宿群。并以“古镇”为主题创建一批特色民宿,创建了浙江省金宿1家、银宿2家,宁波市五叶级、四叶级各1家,三叶级2家,其余都达一叶以上。制定了一个乡村民宿标准,引领行业规范发展。学校编制的《乡村民宿服务业标准》被立为市级标准化重点项目,引领全市民宿行业规范,具有指导性和影响力。带动了一个乡村产业热点,助推村民共同致富。几年来,带动古镇民宿产业成为乡村产业热点,并带热了饮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组织开展麦饼大赛、豆腐掌柜、中西婚礼秀等专项活动,本团队从活动项目创想到人员的培训、选拔,多方联动,通过县教育局、县文旅局、前童镇政府,积极配合,成功开展了主题活动,加快了前童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四、探索前行,持续推进老年学习

学校将抓住这次标准化社区老年大学创建契机,完善老年教育的各项制度,改善办学条件,发挥成人教育的办学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1.解放思想,增强开拓意识

我们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开拓意识,遵循老教规律,进一步探索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办学之路,在搞活教学,增强吸引力,趣味性,针对性,知识性上下功夫,在稳定现有专业基础上,开办远程教育。同时还要继续抓好各类讲座,丰富学员学习内容,尽量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方面需求,进一步扶持村级老年学堂的设立,使老年教育惠及到全镇各个社区。

2.立足当地,落实古镇元素

一是做好宣传文章。示范推介,提炼工作经验,撰写案例、论文,推介办学经验,进一步地深化与拓展。二是立足当地实际,创老年教育特色品牌,结合街道实际,结合学校特色,服务“千年古镇、旅游胜地”建设主题,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三是完善校园老年教育特色文化。着力推进老年教育特色内涵建设和校园文化,营造有深厚校园文化氛围的新成校,体现成人教育特色。

3.强化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我们要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搞好老年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借鉴外地办学经验,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积极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不断提高老年大学办学水平,努力打造区域老年教育特色。

今后,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基层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满足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