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魂 乡土情·总台山文化

2019-10-15

郭巨总台山烽火台石屋位于北仑区郭巨街道北门外的总台山山顶,海拔309.2米,是穿山半岛东端最高的山峰。烽火台石屋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清升总台,下辖高山、土泽、观山、梅山等五个烽火台。郭巨总台山烽火台石屋建筑结构独特,台基用沙土夯成,呈梯形,十分坚固。其上建石屋形似山顶,屋面条石盖铺,石柱和石梁采用榫卯结合,四壁孔石垒筑,开南厅,设有望窗孔,目前保存基本完整。据民国《镇海县志》载,(总台山烽火台)设旗军以望声息,昼夜烟火,互相接应,所望独远,故设总台。明朝中叶以来,戚继光率部抗倭。当地人民英雄抗倭、抗英、抗法等反侵略战争的狼烟就从这里燃起。总台山烽火台石屋是当地人民不畏强暴英雄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动教材。由于该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和发掘利用价值。1997年6月,郭巨总台山烽火台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3月,被命名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郭巨又是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期间孕育了底蕴丰富的郭巨总台山民间民俗文化。

随着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和不断深入,特别是全国范围内刚开始提出建设社区教育特色项目时,白峰社区教育中心就将《烽火魂乡土情总台山文化》作为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加以打造,并于2010年列入全国社区教育特色项目,2010年获评北仑区首批社区教育特色项目一等奖,2011年获评全国社区教育合格实验项目。

十余年来,通过修复总台山烽火台遗址、建成总台山烽火台遗址陈列室、建成郭巨非遗陈列室、成立总台山文化历史研究会、开办总台山大讲堂、编写《烽火魂乡土情》和《郭巨民俗 》等社区教育读本、建设郭巨(西门村)老物件陈列室、开发郭巨非遗的时代传承与现代发展等教育平台和特色子项目,丰富了《烽火魂乡土情·总台山文化》品牌项目的内涵。现将该品牌项目的培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重视,运行机制健全

总台山文化项目实施之初,我们就成立了以街道文卫副主任为组长,学校校长、东港社区党总支书记、西门村书记为副组长的项目小组,而后陆续立项实施的各个子项目《传承民间艺术,弘扬民俗文化》、《总台山大讲堂》、《老物件,锁住光阴的故事》、《郭巨非遗的时代传承与现代发展》也都在立项之时成立了由单位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小组,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把总台山文化品牌项目的建设作为郭巨打造“山海风情小镇”重要项目加以重视与支持。同时,我们构建了以学校为主体,东港社区、西门村、郭巨学校、总台山文化历史研究会、老物件工作室、总台山大讲堂主办单位、街道文化站、非遗传承基地等单位共同参与的项目实施工作网络,形成了多方参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将“社区教育项目化、项目运行常态化、品牌培育制度化”策略落实在本项目及各个子项目的实施全过程中,使实验项目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化的管理目标迈进。

二、经费投入到位,保障项目实施

《烽火魂乡土情·总台山文化》及各子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经费得到了较充分的保障,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相关单位部门共同筹入、社会赞助和吸纳个人资金的多渠道、多层次项目经费投入机制,共筹集项目经费约500余万元,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本项目和各子项目的运行,完成了总台山烽火台遗址修复和遗址陈列室、非遗陈列室、老物件陈列室等硬件设施建设,满足开办总台山大讲堂、非遗陈列室对外开放、非遗项目展示等项目常态化运行经费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课程开发与编印等常规经费,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队伍建设健全,保障项目实施

1、项目管理与实施团队建设。本项目和各子项目建立了由相关单位领导任组长、总台山文化研究会成员、非遗项目传承人、社区教育工作者和社区教育志愿者组成的项目管理与实施团队,项目组成员分工负责并经常性地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保障了各项目的顺利实施。

2、师资队伍建设。由社区教育工作者、总台山文化研究会成员、中小学在职教师和非遗项目传承人等组成的《烽火魂 乡土情》、《郭巨民俗》、《篆刻》等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讲师团成员达三十多人,他们深入到区域内各中小学和市民(村民)学校中进行宣讲,涌现了汪永定、戴永才、姚巨辉等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烽火魂 乡土情》、《郭巨民俗》优秀讲师,涌现了林布安、汪玉痒、赵信昌等非遗项目——跑马灯、抬阁传承人,涌现了篆刻讲师陈刚等一批总台山文化优秀讲师团成员。

3、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北仑区业余文保员、省优秀业余文保员戴永才同志对郭巨总台山烽火台情有独钟,二十多年来始终精心护理和保护烽火台,使之保持清洁完整,自戴永才担任业务文保员以来,他首先向街道党委、政府提出了要修复郭巨总台山烽火台的申请报告并落实修复资金,带领老党员、老干部、青年学生义务清理烽火台及石屋周围的乱石、荆棘、古藤,修复总台山烽火台、立碑、种植爱国林。最终让总台山烽火台重放昔日战争年代峥嵘岁月的光辉历史原貌。

社区教育志愿者戴永才、陈扬芳、俞金珠、林布安等义务为前来总台山烽火台遗址、遗址陈列室、老物件陈列室及非遗陈列室参观的团队和个人作宣讲员,年接待量上千人次。

戴永才、赵信昌、林布安等一批老干部不辞辛劳搜集、整理、研究烽火台和非遗等郭巨人文历史,正是这些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才有烽火台遗址陈列室、非遗陈列室、老物件陈列室的对外开放,才有《烽火魂乡土情》等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问世。

四、品牌培育典范,举措机制有力

白峰社区教育中心自2012年提出实施“社区教育项目化、项目运行常态化、品牌培育制度化”策略,2014年《社区教育项目常规化运作机制的研究》区级立项并组织实施,2015年《社区教育项目品牌培育的实验》市级立项,2016年上述项目被评为区优秀实验项目、市合格项目。期间更是把《烽火魂乡土情总台山文化》作为重点培育项目的典型案例加以培育,总台山文化项目常规化运行和拓展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项目经费优先满足需要,以致各子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并推进,使实验项目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管理目标迈进。

五、项目内涵丰富,品牌亮点纷呈

(一)修烽火台遗址,建史迹陈列室,铸总台山文化品牌。

2005年以来,白峰镇政府先后投入约50万元资金对郭巨总台山烽火台及石屋进行修缮,并修建了盘山公路、览城阁、望港亭等附属设施,在烽火台附近种植了一批“爱国林”。参观烽火台石屋遗址,重燃当年烽火,讲解总台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作用及当地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史迹,给居民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登望江亭及总台山山顶,俯瞰北仑港口码头雄姿,近看中国国电风力发电,远观梅山港、螺头水道和峙头洋水面的点点航帆及海面初升的旭日,给居民以改革开放建设成就教育。

2007年 ,又投资50余万余元在郭巨东港社区建成了总台山烽火台史迹陈列室。陈列室内通过图片展示、文字介绍、实物陈列、光播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系统介绍总台山烽火台在明初浙东抗倭时期的作用和历史地位,再现了抗倭将领的英雄业绩。陈列室每天对外开放,有社区教育志愿者向前来参观的团队和个人详尽介绍总台山烽火台的历史。烽火台遗址和烽火台史迹陈列室年接待量超千人次,同时我们将总台山烽火台史料、总台山风光制成视频并上传到网上,使总台山烽火台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播教育的范围越来越广。

总台山烽火台已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品牌,一个对外宣传的文化品牌—“总台山文化”。

(二)成立总台山文化研究会,发掘郭巨人文历史,弘扬总台山文化。

2008年我们组织成立了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教育志愿者等14人组成的总台山历史文化研究会。该研究会成立以来,深入发掘总台山文化,描绘郭巨古城图、研究郭巨地名的来历,搜集了大量的郭巨民间民俗文化资料,编篡《郭巨民俗》、《烽火魂乡土情》、《篆刻》等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研究会还制作了反映总台山风貌、烽火台史迹和东方大港宁波港四期、五期码头雄姿的视频并上传到网上,让烽火魂乡土情总台山文化传播至海内外。在研究会成员的提议和街道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研究会成员具体策划、提供资料的总台山烽火台史迹陈列室于2007年建成,并于2015年建成了郭巨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2018年调整充实了总台山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着手开展了老物件的征集与陈列室的建设并将《老物件,锁住光阴的故事》申报列入了2018年北仑区社区教育一般实验项目。《郭巨非遗的时代传承与现代发展》申报列入了2019年北仑区社区教育重点实验项目并正在申报宁波市社区教育重点实验项目。

总台山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既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发掘郭巨历史文化的一个里程碑,它为总台山文化项目和相关子项目的实施及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教材和研究史料。总台山历史文化研究会于2014年被评为北仑区优秀学习+创新共同体。

(三)开办总台山大讲堂,共同打造总台山文化。

为解决各村民(市民)学校组班培训讲座的内容老一套,缺少优质讲座的师资、讲座主题不符受训学员“胃口”及单独组班参训人数少,教育培训讲座的质量不高,效益、效率低下问题,创新农村社区教育讲座的学员组织方式,我们于2010年开始开办“总台山大讲堂”。该子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聘请优质教师、分片区(郭巨片、白峰片、上阳片)、有一定规模的(一般参训学员在300人以上)、讲座主题迎合参训对象的“总台山大讲堂”系列讲座,以提高农村社区教育质量和效益,同时共同打造总台山文化品牌。

总台山大讲堂自2010年9月份开办以来,我们聘请了多名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讲师、宁波社区教育讲师团讲师、宁波健康促进行动讲师团成员等资深教授来我街道(镇)作讲座,宁波大学孔伟英教授四次来我镇作你我身边的礼仪等主题讲座,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组委办张老师说,能安排孔伟英教授这么多次来你们镇作讲座,是看在你们组织得好而来的。总台山大讲堂开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6期,受训学员达61615人次,平均每期受训学员达395人次。

总台山大讲堂以其“规模较大、氛围较浓,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组织得当、管理规范”等特色而于2012年被评为北仑区第二届社区教育特色项目一等奖并把社区教育大讲堂列为北仑区社区教育六大工程之一在全区各街道(乡镇)推广;而大讲堂的开办也使区域内外居民对“总台山大讲堂”及社区教育的知晓度、满意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开发总台山文化特色课程,丰富总台山文化内涵。

为丰富总台山文化内涵,打造总台山文化品牌,一方面我们组织总台山文化历史研究会成员开展了对总台山文化、史料的抢救性挖掘与研究,运用研究会提供的史料编写了《烽火魂乡土情》、《郭巨民俗》、《篆刻》三本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其中《烽火魂乡土情》于2009年被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评审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电子读本上传到北仑终身学习网上。《郭巨民俗》于2018年被宁波市教育局评为宁波市终身教育地方特色教材(读本)二等奖,同年该读本还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社区)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三等奖。《篆刻》被评为北仑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三等奖。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总台山大讲堂及各村民(市民)学校的教育平台,对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开展总台山文化及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培训,郭巨学校已将《烽火魂乡土情》列入校本课程,各假日学校开设《烽火魂乡土情》、《郭巨民俗》特色课程。东港社区的假日学校还开展了功夫扇、香囊制作及篆刻培训,在郭巨学校开展了舞龙和跑马灯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培训,东港社区和郭巨学校的母子舞龙队每每在重大节日活动时的展演,深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总台山文化项目培训进入学校,学生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既健体魄又长知识,总台山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总台山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培训,非遗项目的挖掘与传承,《石鼓弄的传说》等故事的编写与讲述,总台山文化以她丰富的内涵吸引了各类居民特别是学生的兴趣,更是增强了居民对生活、工作的这片热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建设的成就而骄傲和自豪,从而激发了广大民众爱国、爱乡和建设“山海风情古镇”郭巨的热情。

(五)建老物件陈列室,讲总台山的故事,助总台山文化品牌建设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具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郭巨,她的周边已成东方大港,而她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原四城门内外的民居,原住民也保留了大量的各个年代的、值得留念的各种各样的老物件。

以前用来给土灶吹火的风箱,冬天用来烘手烘脚烘被窝的火熜,还有稻筒床、牛轭、雕花床、三五牌闹钟等等这些曾被历史长河赋予生命力的老物件,都因开发建设征地拆迁、城镇化建设等因素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离我们越来越远,终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

老物件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忠实地记录着曾经的岁月、时代的变迁,全都写满了光阴的故事,它是总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于2017年起组织实施了《老物件•锁住光阴的故事》子项目。该项目通过征集老物件、编写老物件说明文、建设老物件陈列室、编印《郭巨老物件》图册、制作老物件微视频、征集编印《老物件背后的故事》,给中老年人一个念想,给年轻人一个父辈们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场所,给人们一个改革开放、祖国强盛、人民富裕的现代史教育平台,讲好总台山的故事,进一步发掘总台山文化,助力《烽火魂乡土情总台山文化》品牌建设。

(六)建非遗陈列室,传承发展郭巨非遗,成为总台山文化品牌重头戏。

郭巨古城历史悠久,非遗文化积淀厚重。在总台山文化项目影响下,郭巨西门村早在2010年就组织实施《传承民间艺术,弘扬民俗文化》总台山文化子项目,该项目通过日常活动、集中培训、专场表演“三位一体”循序渐进以非遗项目为主的郭巨民俗文化挖掘、传承与展示,共同推进了总台山民俗文化教育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项目于2011年获北仑区第二批社区教育特色项目二等奖,此项目的实施也激发以村书记林布安为代表的一批郭巨民俗文化传承人和爱好者的积极性,他们不断挖掘、传承、展示郭巨的非遗项目并积极开展非遗申报工作,以郭巨西门村汪玉痒、林布安等传承人为代表的车子灯、跑马灯、抬阁(鼓阁)、响器木偶、跳蚤会五个非遗项目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就被区政府认定为北仑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至2018年间,这五个项目又相继申报入选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在总台山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又于2015年在东港社区建成了郭巨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

而据查,郭巨西门村五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是老年人,最年长的九十三岁,最年轻的也有六十三岁了,非遗传承后继乏人。又据老年人介绍,郭巨还有诸如“狮子白象”等非遗项目尚可挖掘传承。因此,郭巨非遗项目的挖掘、传承与提升工作迫在眉睫。为此,白峰社区教育中心将《郭巨非遗的时代传承与现代发展》立项并列入2019年北仑区社区教育重点实验项目,现已申报宁波市2019年社区教育重点实验项目。此项目将通过营造多样化传承途径,实现郭巨非遗项目的现代文化传承;挖掘新项目,寻求传承人,申报新非遗;探索传统项目的现代发展。以期郭巨非遗文化成为总台山文化品牌秀色可餐的重头戏。

(七)正月十五元宵,千人展示万众瞩目,总台文化名扬海内外。

元宵踩街大巡游活动一直是郭巨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项目,更是郭巨老百姓展示总台山文化的盛会。

2010年“春暖东城”闹元宵大巡游活动吸引了十五个村(社区)二十多支民间艺术团队前来参加展示,上万民众参与的大巡游,可谓是万人空港,场面壮观,热闹非凡。象抬阁、跳蚤会、唐僧取经、母子舞龙队等各民间文化团队在其中各显神通、大放异彩。

2017年北仑区闹元宵大巡游在郭巨城区举行,区内九个街道乡镇都派民间艺术团队参加了巡游活动,有梅山街道的舞龙舞狮、柴桥街道的穿山造夫等,而郭巨街道的民间艺术团队则是倾巢出动,吸引了包括周边鄞州区、舟山六横区居民在内的近3万人前来观看。

2019年的元宵踩街大巡游活动由独具郭巨特色的4个步行巡游方阵组成,西门村组成了由120人参加的五个非遗项目元宵踩街大巡游队伍,抬阁、木偶响器、马灯、狮子、秧歌等29个节目近千人的巡游队伍,途经郭巨学校、信用社、南门、东门河道、北门、郭巨文化活动中心、东港社区。吸引了周边十里八乡近二万群众前来现场观看,视频直播线上近9万人参与,总台山文化名扬海内外。

六、项目成果丰硕, 凸现总台山文化魅力

(一)形成了一个精神家园。居住在外特别是旅居海外的郭巨人每每回老家,总要去爬一爬总台山,参观一下郭巨非遗陈列室和老物件陈列室。总台山烽火台遗址、郭巨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郭巨(西门村)老物件陈列室已成了郭巨民众的一个精神家园,爱国爱家乡教育的基地。

(二)形成了一个学习品牌。在有560个座位的郭巨影院举办总台山大讲堂时,每期基本上都是座无虚席,总台山大讲堂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了郭巨百姓终身学习的一个学习品牌。

(三)形成了一个优秀学习共同体。总台山历史文化研究会,她为总台山文化的发掘、传承、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四)探索了一个品牌项目培育机制。终身教育品牌项目的培育首先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项目的常规化运行,要有一套品牌培育的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机制,在培育过程中不断地发掘、拓展其子项目,以丰富品牌项目的内涵。

(五)认定了一批非遗项目。郭巨非遗项目在深入挖掘的同时成功申报并被认定为区、市级非遗项目,郭巨非遗有了传承人和传承基地,总台山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六)培育了一个终身教育品牌—总台山文化。总台山烽火台遗址与遗址陈列室、郭巨非遗项目与非遗陈列室、郭巨老物件陈列室与老物件背后的故事集、总台山大讲堂、总台山历史文化研究会、郭巨民俗等总台山文化特色课程和总台山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展示活动构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烽火魂乡土情·总台山文化”品牌

七、做好品牌项目常规运行,服务郭巨“山海风情小镇”建设。

继续做好2018年立项的《老物件锁住光阴的故事》项目,完善老物件说明书的编写,图片拍摄,合成标签,编写一本老物件画册,拍摄《老物件和我的故事》专题片。规范、提升老物件陈列室层次。

新开发的《郭巨非遗的时代传承与现代发展》已立为2019年北仑区社区教育重点项目,正在申报市重点项目的立项。该项目更期待着非遗项目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融入到地方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中去,融入到郭巨“山海风情小镇”建设中去。

烽火承古蕴,山海秀新港。总台山文化必将进一步凝聚起郭巨民心,激发出郭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