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三创,助推乡村振兴--“南湾农创空间”的构建实践与成效

2019-10-15

一、“农创空间”构建背景

长街镇位于宁波市东南部,宁海县东部,东临岳井洋,南依南湾,是宁海县的农业第一大镇。浙江东海岸10万亩农产品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园区、东南部沿海现代循环农业区、浙江东海岸绿色农产品基地示范区”全镇已形成了蔬菜、大棚西瓜、柑桔、水产、优质米等五大万亩以上主导产业基地。

近几年来,长街成校采用“培训+基地+农户”的操作模式,陆续创办了“金龙浦”、东港大棚柑橘、龙山蔬菜、洋湖翠冠梨、山头柑桔、岳井大棚西瓜、大青南美白对虾、南塘淡水养殖等一大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会同县农办、农林局、渔业局、镇农办等部门与各农业基地共同构建绿色培训平台。2012年,学校被浙江省总工会设立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2014年,学校被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设立为“现代海洋渔业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省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省优秀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基地、省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宁波市高标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宁波市特色示范成人学校、宁波市农民培训优秀基地、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当地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在总结构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农民培训优秀基地和农民创业园等多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教育助农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于2015年底提出构建“南湾农创空间”,帮助农民解决创业难、创新意识薄弱、经销理论落后等问题。

二、“农创空间”构建目标

以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市场化的“农创空间”,促进农民多样化的创业意愿与市场需求及社会资源有效对接,积极争取创业政策体系完善,落实力度,帮助农民降低创业成本,壮大农民创业群体,服务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三创(创业、创新、创优);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构建开放创业服务平台。整合利用创新资源,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各种资源开放共享。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民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共享资源、集成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助推乡村振兴。

三、农创空间构建实践

 “南湾农创空间”, 服务南湾区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三创(创业、创新、创优)的主要方式,就是搭建多个服务平台,提供多元的服务。服务平台的创建运行,是通过工作实践促使平台成熟一个搭建一个的方式来推进。目前搭建完成的服务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

(1)教育培训平台。学校在镇域范围内的村居、企业、合作社引导建立了10多个教学点,把学校的培训触角全面渗透到镇域的主要角落。学校牵头吸纳力洋成校、胡陈成校、茶院成校、越溪成校等成校参与筹建“宁海县南湾成教联盟”,在运作正常后,将吸纳区域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事业单位参与,拟合作开展项目开发、课程开发、技能培训、教师成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推进南湾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把服务的触角真正覆盖整个县域南湾区。同时,长街长校加入由宁海县技工学校牵头成立的“宁海县职成协同创新东南联合体”,还与宁海县农民学校、宁海县职教中心等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初步实现了县域内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

(2)专家工作室。学校针对南湾区产业结构的布局,梳理、物色跟南湾区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的专家,聘请、引进在农创空间设立工作室,平时由成校工作人员接待记录农户碰到的难题,接收预约登记,专家定期开展答疑、指导、会诊服务。目前南湾农创空间已建立了多个专家工作室,主要以种养为主,兼顾其它产业。一是市级专家工作室。市级专家泛指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研究员、宁波市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高等院校教授以及省市其它专家,工作室设立以解决技术难题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主。如学校根据长街镇五万余亩蔬菜、西甜瓜、优质米、柑橘、水产等绿色农产品基地的现实需求,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立合作协议,在南湾农创空间建立瓜菜、水稻两个专家工作站,每个工作站不少于3名科技人员进站。通过定期的专家 “坐诊”服务、实地技术指导、专题技术培训与网上互动咨询相结合,拓宽服务途径,提升服务效率;利用市农科院信息优势,及时提供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和最新的市场动态信息,帮助南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二是县级专家工作室。县级专家是指在县域范围内具有专业特长与影响力的技术人员,除种植、养殖类的专家外,引进数控技术、乡村旅游、创意农业、营销商务等方面专家,在解决技术的同时,搞活农村经营,服务乡村振兴。创建过程中,学校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聘请了10多名专家在农创空间设立工作室。

(3)产业服务中心。主要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技术培训、理念引导、宣传策划方案服务、品牌创建、金融贷款、农业保险等工作。农创空间的产业服务中心安排在教学大楼的一楼,整合了长街镇企业服务中心、长街镇保障服务站、成校招生服务大厅等功能区块。吸纳邮政储蓄银行、长街镇农村信用社、太平洋保险公司宁海分公司进入农创空间,与成校签订合作协议,派驻员工进驻农创空间产业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为优秀学员创业提供方案策划与小额融资服务;为小微企业的员工培训与品牌创建方案服务;为农业合作社和农场主提供技术培训与农业保险服务;为村居农旅开发与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4)农产品电商平台。在农业增产以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农产品销售出去,目前,学校已与“邦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聘请专业团队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电子商务的产、购、销服务渗透到涉农领域。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开设农产品网店,帮助农民借助互联网解决“买难”“卖难”问题。打造“农业+互联网”的B2C新形态,有效助力农业发展。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举办电子商务培训,培养、扶持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电子商务创业。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改变原来农产品流通上环节多、成本高,农民缺乏议价权的传统模式,通过大数据技术指导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农创空间的构建成效

1.平台资源有效整合。学校在整合原有长街商会、机械行业协会、长街企业职工俱乐部、长街农民创业园、长街数控雕刻产业联促会、长街翠冠梨产业联盟等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院校参与、行业社团加入、成校负责运行、成员全面得益”的南湾农创空间。大家围绕着乡村振兴的共同愿景目标,进行自愿合建共享,实现多元服务,学校是农创空间的发起人与核心成员,是农创空间的秘书长单位与日常运行负责机构。所有组成单位既是组成成员,又是服务对象;学员个体与新兴经济体主是农创空间的最大收益者。

2. 教育培训稳步开展。学校依托农创空间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培训,在做好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创业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与新技术推广培训。从2010年起,成校针对养殖业和养殖户的实际需求,着力创建水产养殖特色项目。学校充分利用岳井洋渔业公司、大和水产、车岙港淡水养殖、大青南美白对虾养殖等基地的引领辐射作用,积极与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合作,充分利用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技术,结合我镇水产养殖现状和养殖规模、养殖品种等,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过去三年,学校与宁大海洋学院及养殖基地通力合作,举办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海淡水养殖技术、立体混合养殖、特色水产养殖等培训,培训上规模养殖户349家;编写出适合实际应用的水产养殖培训教材一本。同时,还与宁大学海洋学院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搭建了水产养殖培训平台、专家技术指导平台、专家--养殖户结对平台等三大合作平台。在引导养殖户从传统养殖模式向规模、高效化的现代养殖模式发展,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棚式”养殖,努力提高养殖、育苗技术水平,提高产量和质量,保持水质环境调控,实施高效检疫防病措施等方面收到了实效,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为提升我镇整体养殖规模、养殖质量、养殖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学校的积极推动下,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长街镇政府共同打造“现代海洋渔业示范中心”,并把实习实训基地设在成校,紧密围绕我县渔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依托“示范中心”开展“水产养殖理念引领、实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提升”四大方面的合作,积极探索教育科技服务平台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政府、高校、成校、养殖户共同发展。

学校在水产养殖特色项目创建基础上,总结经验,大力推行按需培训、服务惠民,采用“培训+基地+农户”、“理论学习+外出考察”的操作模式,联合县农办、农林局、镇农办等部门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近三年,开展翠冠梨栽培、柑橘栽培、西甜瓜种植、蔬菜种植、水稻种植、农机安全、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农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美丽庭院建设、农产品经纪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100余人,学校与宁大海洋学院通力合作,共同打造“现代海洋渔业示范中心”,开展“水产养殖理念引领、实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提升”四大方面的合作,培训上规模养殖户1200余家。在上级相关部门和镇村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服务惠民深入基层,让广大农户转变了生产经营理念,提升了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尝到了“科普惠农”的甜头,有力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和产业化农业的良性发展。

3. 学员创业初显成效。长街镇是全国雕刻之乡、数控机械生产基地,学校依托农创空间产业服务中心,结合当地传统优势产业,以数控培训为突破口,进行多元化产业对口培训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抓培训、以培训强创业、以创业带产业”的校企合作、良性循环、互促发展之路。从学校开办数控雕刻培训以来,将近有500人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奔赴全国各地开办数控雕刻加工企业,成为家乡展露头角的小老板,其中10多家企业年产值达3000万以上,带动就业3500余人,促进我镇形成了2万余人的数控从业队伍。同时也推动了我镇数控制造产业的发展,全镇数控生产企业发展到30多家,实现产值6亿多元。

长街镇是农业大镇,学校一直致力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从2016年至今,从事农业种养殖人数由34348到36760人,产值由65110万上升至101593万。如坦屿背村西甜瓜种植大户张爱飞,她系统学习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农作物产量稳步提高。由原来20亩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生产总值由原来全年收入不到10万元到今年预计收入40万余元。

4.农业保险扎实推进。农业是抵御风险比较弱的产业,也是保险行业涉略比较少的产业,学校依托农创空间产业服务中心大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增强农民抵御生产风险的有效途径,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农户认识到农业保险是保障农民收入不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重要途径,提升农民的保险意识,学校联合镇政府和中国人民保险不断通过工具充分利用标语、宣传单广播等舆论媒体及时报道进行宣传,积极引导农民通过投保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形成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局面。通过学校积极宣传推广,大大增加农户的参保率。比如西甜瓜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政府将补贴65%,极大减少了投保农户的负担,三年来农业保险参保面积成倍增加,大棚西甜瓜保险截至目前参保面积已达7124亩,参保农户600多户,参保率达到了95%以上。

5. 多元服务花开满园。学校通过构建农创空间,把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半径、服务的形式、服务的层次都进行了放大,成校已经成为当地服务“三农三创”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成校以农创空间的名义主动承办长街镇“蛏子节”相关活动,并以大型蛏子节活动为平台,举办农产品特色展销会,宣传产品特点,传播品牌概念。塑造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品蛏子以及户外农趣体验等不同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给公众留下积极、美好的印象,间接地促进产品销售的品牌推广方式。进一步打响长街蛏子节品牌,带动了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旅游业的发展。在“蛏子节”期间,学校联合各单位开设“农创空间印象长街”微拍大赛,以奖励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以达到宣传“农创空间”的目的。

学校为了更好的推广与宣传农副产品,联合洋湖村翠冠梨基地策划了“认领爱心梨,举手之劳做公益”的爱心梨认领活动,并且每认领一棵梨树,将有100元捐赠给宁海县慈善总会长街分会,再由他们转捐给贫困儿童,所以这也是一次充满爱的活动。学校与浙江毅达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南京智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湛江罗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合作举办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会,通过推广会来进一步推动了长街镇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提高养殖户们的专业养殖技术,促进渔业增效和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