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复课第一天第三幼儿园将防灾演习纳入课堂

2013-10-16 来源:江东教育局

  (宁波日报10月16日帮办家园B3)“哇,原来木铲、乒乓板、脸盆都可以用来划水。”“邵老师教过我们了,坐上皮划艇,一定要保持平衡,否则船会翻的。”“不对,不对,你是背着坐的,手得反着划,船才能前进。”

  10月14日下午,复课的第一天,宁波第三幼儿园的小游泳池旁,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大水中如何逃生”。泳池里,小型皮划艇、家用充气洗澡池、浴盆、大塑料箱成为了一个个载人工具,几个孩子奋力地划着“桨”。

  “通过这样逼真的演习,让孩子切实体验一回水中逃生的一些身体动作和心理要领。”第三幼儿园的邵老师说。

  活动中,孩子和家长们的兴致非常高,“感觉这样的演习很有必要。”现场一位亲子班的妈妈亲自下水体验了一回,“坐船,划桨,看似简单,如果不经历过、直接上手的话,也会状态百出。”

  本次演习是宁波第三幼儿园的一次试行,接下来,幼儿园将以此为开端,不断完善演习方案,并在园中逐步推广,在寓教于乐中,进一步深化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

  (王佳 林芳)

  

  话外音:

  这次台风“菲特”,孩子们耳闻目睹了大水围城的景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第一次与孩子们这么“零距离”。有识之士建议,可以适时加强防灾教育,有效提升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防灾教育大抵包括防灾知识的宣传、防灾能力的培养、防灾习惯的养成这三个方面。

  应该第一时间让孩子们了解灾害事件是怎么形成的,让他们对自然灾害有一个清醒而理性的认识,不要过于害怕。

  在对灾害发生原因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灾害来临时的一些环境反应。比如大水来得太快来不及转移时,应立马爬上高处暂时避险等待救援。

  业内人士提议,学校不妨组织孩子们参与一些防灾抗灾主题展览和活动,亲身体验一下模拟的逃生现场。“只有在不断的防灾演习当中,孩子们才会逐渐养成安全、有序的逃生习惯,否则校园里的那些安全通道、温馨指示牌、逃生路线图都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此外,孩子也需养成熟悉、辨别甚至携带常用自救物品的习惯。比如创可贴、手电筒、纸巾等应随身携带;有条件的话,每个教室都配上急救包;家长可以把移动电话缝在小朋友的书包上等。

  (王佳 林芳) 

(摘自: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13-10/16/content_65782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