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鄞州区塘溪成校丨“点亮山村”优秀教师团队

2024-11-04

图片7.png

一、建设目标

学校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围绕以下几个目标推进:

1.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学习最前沿的成教理念和实践经验,打造一支善于学习,积极进取的学习型团队。

2.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式,研发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体系,打造一支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团队。

3.强化科研意识,勇于实践,善于分析和总结,培育一支推动山区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的科研型团队。

4.倡导各扬其长,凸显特色优势;取长补短,增强团队意识,打造一支富有效率、成果丰硕的合作型团队。

二、建设内容

1.凸显特色

整个团队科研实力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强、业务能力强;每个成员各具优势,一专多能且有明确培育目标和发展方向;塘溪成校乡村振兴有作为、创新助农成果丰;服务惠民效果好。

2.制度保障

明确职责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教师团队建设和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制定以下制度。

(1)每周一次团队学习制度

内容涉及理论学习、实践方面、工作疑难问题解决办法、项目实施推进过程中创新举措及成功经验、外地交流学习收获等等。每周一次研讨学习要汇聚大家的智慧,一起研讨,共同进步。针对山区农民培训课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分享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累的好案例、好做法,也为遇到困境的教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学习研究和积淀积累,可以将成型的经验加以推广,实现资源共享,为以后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学期科研任务下达制度

学期前做好调研规划,明确学期科研任务,涉及项目做到科学决策,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参与一项科研任务,力争如期完成,及时评定。

(3)学年特色项目开发制度

在优秀团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不遗余力地加强特色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更要形成合力,攻坚克难。每学年要力求做到“四个一”制度,即建设一个培训课程,推进一个产业项目,打造一个特色基地,完成一个微改造方案 。只有在特色上多下功夫,团队才更有价值,更加出彩。

(4)每月一次导师引领制度

教师在工作中,经常会在某一问题的研究中受制于个人能力局限,进入到自己的瓶颈期。在此时就需要某些方面的专家或导师来做相应的引领。主要包括个人成长、课程培训、项目实施、基地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难题,都必须及时解决。

(5)每期一次总结激励制度

根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团队建设过程中个人表现等多个指标评定,对优秀成员予以表彰,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也同时对未能获奖的成员起到鞭策鼓劲的作用。

3.成员培养

团队秉持“没有成员的发展,就很难有团队的发展”的理念,将每个成员的培养纳入重点工作,形成结对互学、实践指导、项目引领、科研帮扶“四位一体”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体系,根据每位成员知识积淀和特长优势,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助力专业成长进入快车道,整体提升攀高,奠定团队优势。

柯国柱:擅长产业振兴领域的研究。致力于项目实施前期调研规划、前瞻性方案设计、特色项目引进、基地建设指导,团队管理机制、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冉艾:擅长于产业振兴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教材研发创编;社会基层治理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

徐显明:擅长于文化振兴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传承研究;成教专项课题、实验项目、典型案例数据资料的梳理、提炼和深化工作。

华远军:擅长于人才振兴领域的研究。致力于能人工作室建设、本土人才资源使用管理,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对服务乡村振兴项目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管理等有丰富经验。

黄武忠:擅长于文化振兴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党建引领、宣讲人才培养,传统文化、节庆文化、名人文化的传承研究。

谢嫣芬:擅长于人才振兴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山村文艺社团建设、党建宣讲文化人才培养、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等方面的研究。

4.主攻方向

我校科研创新服务团队,力争通过以下五个方向的努力,全方位提升素质,整体提高团队科研水平和服务乡村振兴,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各项能力。

(1)增强成员科研意识。团队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与成员科研意识强弱分不开。在日常开展的培训工作中、在项目推进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在微改造方案的实施进度中,在调研考察交流学习的环节中,都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要及时积累素材、记录心得体会、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学习到更多东西,才能推进我们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

(2)提高成员创新能力。所谓创新,就是不能照搬别人的,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当地发展的办法、路径和方式。只有勇于创新,才有发展潜力,也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和方案,推动乡村振兴实践迈入佳境。

(3)强化成员服务意识。成教的主业是培训,强项是服务。服务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要沉下身来,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项目基地,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提供急需的各项服务活动,才能帮助村民掌握技能、走出困境,实现产业振兴。

(4)提升成员助农本领。高素质农民培养,包括的方面很多。作为团队的每位成员,只有自己多学习、掌握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线上线下销售、名特品牌打造和标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和规律,掌握村域发展规划和村民的实际需求,才能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的本领,使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

(5)培养成员研究方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应在成员研究方法学习上多给予指导。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训练;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如何让条理更清晰,表达更简练,论述更准确等等,这些都是必修课。可以借助于某一个课题研究、项目引进、课程开发、基地建设的具体实践,去探讨、去深化、去升华,最终使成员掌握常见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技巧。

5.服务内容

团队建设服务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助学习。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帮扶,对学习中、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可以以某一主题为导向,进行探讨。通过互相帮助,及时指导,随时随地解决。这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导师引领。对于课题、项目、基地建设中涉及的高难度问题,则通过聘请导师、引进高校、省、市科研处室专家专业辅导,从而深化认知、掌握方法,破解这些难题。

(3)培训提高。对于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学校提供的专项培训服务,逐步得到解决和提升。

(4)外出交流。为成员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学习兄弟学校、周边地区以及外地教师团队在科研工作、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在互学互鉴中取得更大进步。

(5)资源共享。学校内的各种资源供所有成员分享,包括图书、报纸、教育专刊、获奖论文、经典案例、专项课题、特色项目、第一手照片视频及文字资料等有价值的素材,成员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获取、调阅、学习、借鉴。

(6)研创机会。为所有成员提供成长的机会和实践的平台。科研任务和项目建设,让每位成员都有参与锻炼的机会。

团队助农服务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包括山村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民宿文创电商等新业态人才培训、地域文化非遗文化传承培训、特色“种‧养‧加”实用技能人才培训等,通过各类人才培养,助力山村人才振兴。

(2)产业帮扶。包括村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推进、项目引进对接、基地建设打造、山村微改造方案设计实施等帮扶服务,助力美丽经济、农旅经济、网红经济融合发展,助力山村产业振兴。

(3)文化振兴。包括整合乡村文艺资源,组建文化社团,组织主题活动,培训文艺骨干,传承塘溪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弘扬塘溪独具魅力的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繁荣山村文化事业。通过多条路径,助力山村文化振兴。

(4)基层治理。包括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小花海建设、五村一线美丽风景线建设,助力宜居山村打造;继续推进“堇山红宣讲团”进农村文化礼堂市重点培育项目,助力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推进“堇山卫士”市级先进平安类志愿者组织建设,传递社会正能量。通过多样化团队服务,助力塘溪社会基层治理。

总之,通过特色化、多样化服务,助力塘溪全面振兴,助力所有成员快速成长、团队更快成熟、更加优秀。

三、建设举措

1.完善制度、注重管理,着力内涵建设

(1)制度建设是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科研创新服务团队,必须有规章制度做保障。学习制度、科研任务下达制度、特色项目开发制度、导师引领制度、总结奖惩制度等各项规定,确保团队工作顺利开展、工作成效切实保证、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2)制度管理是硬性要求,过程管理要及时跟进,人性化管理也要做到,要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方式,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汇聚大家的智慧,达成最佳的团队建设愿景。

2.坚定信念、注重科研,夯实团队优势

(1)致力于教师团队工作研究,形成目标和任务共识,建立起共同理念和信念,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各种技能。

(2)通过团队建设,力争使每个成员成为研究者。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突破,以培训课程研究为着力点,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3.提倡学习、注重引领,提升团队实力

(1)结合成教工作实际, 指导团队学习,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通过开展针对性、实操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助力成员的自主发展。

(2)完善学习途径和方式,畅通学习渠道,在学习提升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理论学习、实践锻炼、课题研究、项目跟进、交流互鉴、专家指导、导师示范等多种形式,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学习,提升整体实力。

(3)选派优秀成员到外地交流学习和培训,取长补短,拓开知识视野,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本领,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4.明确职责、注重实干,强化服务意识

(1)每位成员必须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学校业绩与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息息相关。我们只有主动作为、埋头苦干,才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在日常工作中,要牢记业绩和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检验标准。每位成员要根据阶段性工作要求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做好分内的事情。

(3)充分认识到成教工作的特殊性,强化服务意识,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工作上不怕苦,不喊累,不推卸责任,不抱怨繁琐,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5.完善自我、汇聚力量,打造卓越团队

(1)每位成员在不断进步、不断反思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使团队充满活力,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科研创新能力。

(2)以强化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三心”为出发点,构建高效团队、和谐团队、优秀团队。要使每一位成员在工作中保持健康心态和高效工作,必须强化“三心”教育。

(3)既要有严格制度,也要有人性化管理,两者并不冲突。打造优秀团队,只有科学管理,团队才有生机和活力、才有归属感,才能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推动乡村振兴蓝图更早实现。

四、团队建设步骤

1.2023.03-2023.06:明确目标,团队组建(组建期)。提出团队建设目标和发展愿景,在讨论之后,形成共识。一个团队有了共识才有凝聚力、向心力,才有前进的方向。优秀团队建设的最佳办法,就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一致,一起奋斗。

2.2023.07-2023.09:制度建设,学习激励(成长期)。制度对团队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制度的团队,就会散沙一盘。学习激励措施,更能帮助成员成长进步。在这个阶段,两者都很关键,相辅相成。

3.2023.10-2024.05:营造氛围,个性培养(培育期)。要使团队优秀,必先让成员优秀。通过学习培育,充分发挥成员特长,张扬个性天赋,注重优势领域潜能挖掘,让特长更长,助优势更优,对科创团队打造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4.2024.06-2024.10:整合资源,整体提升(提升期)。专注于核心优先事项,整合团队人才优势,默契配合,攻坚克难,在服务山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的新征程上,提供更多团队智慧和建设方案,见证整体提升和团队进步。

5.2024.11-2025.03:管理跟进、合作共赢(成熟期)。团队建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每个成员都成了不可或缺的主角,各自通过任务分工、角色定位、都能把分担的各项工作做好,都能在默契中团结协作,做好科研工作,获得创新成果,搞好助农服务。团队美誉度、影响力、贡献值获得极大提升,终身学习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取得圆满成功。

五、成果

1.形成一支科研水平较高、专业水平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的科创型优秀教师团队。

2.研发一批适用于山区高素质农民培训,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精品培训课程。

3.每年推进一个产业项目,打造一个特色基地,完成一个经典微改造方案,助推塘溪高质量发展。

4.团队每年至少撰写科研论文2篇,并获得市级及以上等次奖,完成一项课题(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5.团队研发培育的助农项目,每年至少一项取得较大社会或经济效益,并在市内及周边地区产生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6.团队建设每年至少创新一项工作模式或机制,并引领团队取得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