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柴桥成校:“龙奶奶”周翠珠,从农家姑娘到“穿山造趺”非遗传承人,天赋的背后是努力

2024-10-09

穿山造趺”又名“肩背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由10岁左右儿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站于成人肩上,随锣鼓节奏,模拟戏剧动作,边舞边唱、念、做、打。2009年,“造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穿山造趺”非遗传承人周翠珠,1952年出生,是一位亲和力爆棚又有点“话痨”的“龙奶奶,那么她是如何一步步从农家姑娘成长为艺术家的呢?

北仑柴桥成校:“龙奶奶”周翠珠,从农家姑娘到“穿山造趺”非遗传承人,天赋的背后是努力3.jpg

周翠珠的音乐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她十六七岁时,柴桥穿山村当地的文工团就多次上门,邀请她加入。“都是同个村的,割水稻的时候又喜欢唱几句,唱得好不好听,一听就知道。”1976年同为龙年出生的村党支部书记邹旭东说。那个年代的文工团是民间组织,由村里二十几个爱唱爱跳的年轻小伙、小姑娘自发组成。他们第一次上门拜访,并未得到周翠珠母亲的同意,“我妈觉得白天要干活,晚上还要排练,太累人了。”但架不住团长和其他小伙伴的盛情邀请,只好留下一句“早点回来”便随他们去了。每天周翠珠忙完农活就马不停蹄地赶去排练,那时村里没有大礼堂,当地一个大户人家家里的客厅便成了他们的训练基地。周翠珠一去就是团里的唱歌担当,《红灯记》《白毛女》都是她的拿手曲目。逢年过节,他们就开始赶场子,奔走于各个村落之间。“有一次大晚上,黑灯瞎火的,我们在前往春晓的路上,还不小心掉进了大沟里。”周翠珠回忆起那段往事,笑出了声。

在村里的贸易公司,我是管记账的,刚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能从零学起。”她表示,公司有渔船,除了记账以外,她每天还需要把打捞上来的鱼分门别类,也是这些工作让她养成了心细、能吃苦的品质。这些可贵的品质为她日后学习造趺打下了基础。

周翠珠36岁那年,机缘巧合下拜造趺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周德兴为师,开始了她的造趺旅程。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是周翠珠十分难忘的一次演出经历,也是“穿山造趺”走出北仑,走向世界的重要转折点。“那时候心理压力很大,人都瘦了五六斤。”演出是现场直播,并且没有任何彩排的机会,所以他们必须在日常排练中下苦功夫。“我们的‘地盘’都是六七十岁的农民伯伯,白天要务农,只能晚上加班加点排练。”那段日子,一到晚上,穿山村的大礼堂里便传出阵阵锣鼓声响,20多位花甲老人挥舞着道具,认真地为世博会做准备。“天盘”人选的选拔也是这次参加世博会的重中之重。“小孩是我特意去幼儿园选的,一般在六七岁左右,再大的话体重、身高不行,站在上面容易不稳。”他们的衣服,团里也是赶往嵊州采购,量身定做的。特别是帽子,小孩皮肤嫩,太硬的话戴久了容易头痛,所以在用料和制作工艺上都特别讲究。周翠珠带领着团队在上海待了三天,演出进行得很顺利,“小朋友们都非常厉害,一点也不怯场。”她感叹道。当时周翠珠八十多岁的师父周德兴也随行,为其加油打气。他们在上海世博会这个大舞台上大放光彩,将北仑“穿山造趺”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更多的国人及外国友人一睹中国非遗之美。

北仑柴桥成校:“龙奶奶”周翠珠,从农家姑娘到“穿山造趺”非遗传承人,天赋的背后是努力4.jpg

顾侃侃是周翠珠第一任,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徒弟。“十几年前我就有意向收徒了,但感兴趣的年轻人实在不多,去年才收到了这个徒弟。”周翠珠无奈地表示,“愿意做‘天盘’的小孩也越来越难找,我们大概两年就要重新换一批,原本的小孩长大了,就会存在不稳的风险。但现在的父母大都不舍得小孩来学这个,我之前都是一家一家去问。”后来,周翠珠想到了一条妙计,她和穿山村当地的幼儿园合作,从中选取对这项非遗感兴趣的小朋友,以便于将其传承延续。周翠珠的女儿张伊芬小时候也是“天盘少年”中的一员,“她胆子很大,站在上面不害怕的。”张伊芬遗传了她的音乐细胞,在女儿适龄阶段,周翠珠就带着她入了门,参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演出,“我小时候对造趺就充满好奇,体验之后就爱上了这项非遗技艺,它给我的童年时光带来了很多欢乐。”张伊芬表示。

当下,周翠珠还会继续寻找对“穿山造趺”感兴趣的大朋友、小朋友,将它的风采源源不断地发扬下去。

北仑柴桥成校:“龙奶奶”周翠珠,从农家姑娘到“穿山造趺”非遗传承人,天赋的背后是努力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