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强制遏杀孩子的爱情萌芽

2010-11-02 来源:余姚教育局

不要强制遏杀孩子的爱情萌芽 

 

        刘女士最近很烦恼,眼看离高考只有几十天的时间了,女儿小丹却陷入热恋中,这个月的月考也考砸了。在咨询心理老师后,刘女士给女儿写了封情真意切的信:“要守住爱情,守住他,就要让自己完美,让自己更优秀。女儿,真的珍惜这段感情的话,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吧!”女儿读后,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母亲成功帮助孩子处理好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母亲的信任、开明为母女两人架起了沟通桥梁,有了这座桥,母亲的教育力量和责任才找到了释放和信任的空间,孩子才能安然走过早恋雨季。意想不到的早恋难题才能得到水到渠成的“心理解决”。

      “早恋”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一种成人审视味道,没有将孩子当做具有独立性格,可以享受感情和爱情生活的自主的人。“早恋”有害无益,必须及时予以制止的观点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思维意识的一种典型表现。而现在的孩子多是“信息的宠儿”、“多元的构造”,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自主意识。这位家长将“初恋”这个称呼归还给孩子,给予充分精神尊重,才更是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

       很多家长和教育者认为这位母亲“放水养鱼”的做法是一种教育冒险,不愿这样做。他们习惯的做法就是只要发现了早恋问题,粗暴干涉,毫不客气,用家长权威和高高在上的霸主地位来捆绑孩子。看看现实生活,有多少父母与孩子因为早恋问题产生情感裂缝,有多少师生关系因为围追堵截而关系很僵。利用教育强权遏杀孩子的爱情萌芽的做法并不会得到孩子的充分理解。因为新时代的孩子,他们对于爱情的观念、理解已经和上一代人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早恋有理”。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该市重点中学10%左右的学生有谈恋爱的行为,一般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则达到了50%。对“中学生恋爱与学习的关系”问题,半数以上中学生认为“很难说”,认为对学习“影响不大”、“没影响”、“会促进学习”的选择则高于认为“成绩会严重下降”者的比例。如果家长不汲取这种新信息,就会处理不好这类问题。

       曾经,我们将孩子当做父母、家庭的附属品,认为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话。可现在,孩子更喜欢用平等的姿态审视两代关系,将父母与子女关系赋予温馨的朋友色彩。这就是教育发展的“伙伴关系”。

       所以,面对孩子的恋爱问题,这位家长能将孩子置放到高度信任的位置,将孩子当做心心相印的伙伴,推心置腹地坦陈自己的想法。在这种宽松环境中,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高度激活,主观能动性得到开发,和家长达成目标一致,有助于教育成果的真正优化。

        对于孩子早恋问题的处理是反映父母教育观念的镜子,家长是具有平等、宽松、民主、温馨的教育观念,还是具有霸道、钳制和独裁的教育观念,这是最好的练兵场。我们应该多学学这位母亲,为教育难题酿制更多灵丹妙药!

(《工人日报》2009年4月2日 雷泓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