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第四期①

2013-10-22 来源:奉化教育局

前瞻性 思想性 实践性

校企合作优化途径思考

市技工学校 章仕定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它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是一种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市技工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先后与宁波精益微型轴业有限公司、浙江船厂、宝捷汽修、元通汽修、大众4S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开展企业合作,探索实践了订单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见习模式、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生产经营模式等,学校综合实力得到了较快提升。
    但客观分析,当前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学校与企业双方自愿结合这个层面上,许多是自发的、短期的,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协调、行动自觉的整体模式。同时,一些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存在误区,对近期投入和远期收益间的关系考虑得较少,合作目的仍停留在单纯用人的层面,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所以,如何让企业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职校人才培养,如何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合作效果,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考一:成立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
    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负责人及企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邀请企业领导来学校开年会,交流各自发展情况,了解企业发展规划,获得企业用工信息。近期用工需要可以签约,远期用工需要可以订单,确定合作框架。
    思考二:实施“双百工程”,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
    在实际操作中,职校很难与行业企业开展较深层次合作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等职业学校在科研优势、人才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方面并不明显,与企业合作的能力不高。因此,职校就需要大力实施“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教师进企业”的“双百工程”,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选派骨干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有助于及时掌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发展密切接轨。学校可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发展需要,感受企业文化,并培养学生从业意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思考三:把定向培养拓展为企业全程介入,不让学生带着“磨合期”上岗
    过去的定向培养,企业与学校仅仅签订一份定向培养协议,企业便等着接受学生。结果,学生上岗后仍需一个较长时间的“磨合期”。为让学校培养的学生成为“毕业就能用、一用就成功”的人才,可以积极引导企业介入学校教学全过程,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借助企业技术骨干力量,把“磨合期”消化在学校。
    思考四:建立实习基地,学校实现自有、自立、自强
    实习教学是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是缓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所需人才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实现自有、自立、自强就要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在学校内建立集实训、培训、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实习基地;加大经费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发展规模大、专业对口、学生实习效果好的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保证实习基地正常运转。同时,学校也可引进企业运转模式,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就可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达到多赢效果。
    思考五:建立考评机制,练好内功
    要优化校企合作效果,学校必须练好内功,要建立合作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提升管理效能。要建立以前期监控、过程监控和后期监控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按照合作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社会综合考核评价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档案,逐步以现代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思考六:校企合作共建重点专业,服务区域经济
    学校要深刻认识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探索、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专业调整、教学内容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根据所在城市的功能定位及产业特色来设置专业,根据区域人才需求的规格和规模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发展的实际确定培养目标。切实做到产教结合,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作为现代技术工人培养及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共赢”的必然选择,值得校企双方携手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职校更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该课题的研究,寻找更多有效途径,使校企合作作用最大化,效果最优化。

——全文刊载于2013年10月22日《奉化日报》教育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