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第二期②

2013-02-28 来源:奉化教育局

前瞻性 思想性 实践性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

实验小学 王剑勇

编者按: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要求,市教育局2012年5月起启动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在奉化中学、职教中心、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和第一实验幼儿园5所学校开展试点,计划于今年秋季学期在全市中小学进行推广。

    实验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起步较早,经历了从改进到发展、从数量到质量、从外控到校本管理、从经验到知识管理、从重视物质建设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过程,克服了“制度建设缺少民主参与、制度内容缺少人文内涵、制度操作缺少人文关怀”的弊端,实行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管理与监督的学校管理体制,积极推动社区、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与监督,以制度创新、文化培育来引领学校自主办学、和谐发展,逐步形成“依法办学、以人为本、民主开放、特色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

    一、优化学校内部管理系统,实现学校科学自主发展
    一是遵循“依法治教,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并按《章程》依法办学,实行校本管理,凸显学校的主体性,增进学校办学的专业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良好局面,并接受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让学校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和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
    二是制定了校长、党组织以及教代会明确分工职责的制度,制定学校管理决策的工作程序、工作流程,保证校长负责制全面正确完整的贯彻执行;建立了学校教育教学、资产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激励、学校发展自我评价、学校发展项目推进以及学校特色品牌创建等机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管理系统;完善了学校“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学校党组织民主监督机制,教职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等符合学校实际的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系统,实现民主管理;健全了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结合学校发展目标,设计学校绩效管理体系,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效能;实现了制度创新,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建立精简、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
    三是通过优化学校管理结构,激发了学校内部活力,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为更高层次地建设好学校、管理好学校,有效地推进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健全社会参与管理机制,实现学校管理多元开放
    一是推进社区、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多年来,实验小学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讲台、家长开放日等家校合作形式,形成了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完善推进了“学生校长”、“教育发展议事会”等特色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尝试“家校教育沙龙”等新的互动方式。
    二是积极推进教育资源的获取与共享,整合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构建互动的教育模式,运用社区资源建设校外学习实践基地。同时,学校资源面向社区开放,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学校成立了由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学校领导组成的参与学校危机处理的安全工作小组,指导学校预防危机和处理危机。
    三是鼓励社会教育中介机构,为实验小学的发展提供人、财、物等服务。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评估、咨询与服务等教育中介组织,为学校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服务,促进学校发展。同时,搭建学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监督与建议。

    三、推进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树立学校人本管理理念
    在实验小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学校除了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拔萃的师资队伍、浓厚的研究氛围外,还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并把学校制度上升到文化层面,确立了对制度的价值判断和对待制度的独有方式,它对学校的发展产生着方向性的、深远的影响。
    通过建立“科学、民主、人本”的管理机制,尽力为师生提供创造辉煌的机会和智慧外化的舞台,营造全新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强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使其创造能量的释放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帮助更多的师生享受成功人生。
    为学生策划、搭设了多样的发展平台:如幸福童年留声机、学生会堂、学生校长理事会、校园“六节”等,实现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设计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如教育沙龙、渲意笔会、红树林读书会、草根研学堂、骨干教师研究会五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特色平台,帮助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通过校本开发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份富有个性的课程,为每个学生创造一片充分发展的时空,使课堂从被动到主动、互动、灵动;把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个人追求融入到实验小学可持续发展中,把学校办成让每个学生、每个教师都能获得成功的学校,最后形成“学校发展,我成长”的多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全文刊登于2013年2月27日《奉化日报》三版